二维码
热门关键词:

树木评估、苗木评估、果树评估、苗圃评估、林木评估、花木评估、盆景评估、树木价格评估、拆迁补偿评估

 
行业新闻/news center
您的位置:首页 > 行业新闻
当地铁开到了花木城
更新时间:2022-01-06 点击:868

广东湛江的花木种植户拿起一盆富贵竹,告诉来人:湛江出去的富贵竹能占到国内70%的市场,具有市场定价权。


大家竖起大拇指赞叹。


湛江朋友接着说,富贵竹在这里生产,然后流入珠三角的芳村、陈村及中山,有的会再加工,有的不用。然后销往全国,甚至走出国门。


大家击节赞叹:广东的花木原来是这么流通起来的。


整个广东花木,如果没有珠三角几个大集散地,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;当然,如果没有珠三角的城市建设发展,大家更不知道会发生什么。

 

芳村花木市场面临拆迁在广东花木界不是什么新鲜事,据说土地被几个地产公司看中了。普遍揣测:很多流通资源可能会朝中山、陈村及其他地方转移。

董让存220117 (1)_副本.jpg


城镇化是40年花木流通版图的推手,能推起来,也能推倒,无论是人、场、货。


这两年,广东最出圈的歌是《广东爱情故事》,给人一种来广东即漂泊的感觉。可隔壁老李来到广东陈村这几年,一点没觉得漂泊。

广州朋友把车开进顺德的陈村,看起来高端大气的苗圃多了起来。他说:这里的人都很有钱,以前都是做大树的,几千块弄过来的树,几万块、几十万卖掉,那些年赚翻了。

所以,最开始的一波人是卖树富起来的,但后来有部分人的确也赶上了拆迁,富上加富。可惜了,这位朋友在市区的老房子没赶上拆迁。他说:他这城里人没有乡下人有钱。

董让存220117 (2)_副本.jpg

陈村前店后厂的特点很明显,正在朝精品花木市场一点点夯实,依然还守得住造型罗汉松及一些进口树的流通优势,无论是定价权、产品质量、供货量,还是专业人群。

来自广东本土的、广西等地的、甚至国际上的罗汉松,在这里聚集后再加工提升,然后流通出去。即便长三角几个花木流通旺地也想争夺这个市场,终归还是敌不过陈村。
隔壁老李长期驻守在这里专门给地产项目供货,货源能盘得清,有点基础渠道,沉下心来一年做两三千万元的交易额,小日子可以过的很舒坦,猪肚包鸡随心吃。
当然,这种流通格局的形成花了几十年时间,但不知道会维持多少时间。
不过,在陈村花卉世界旁边已经雄踞着两大地产项目,分别是万科水晶城与碧桂花城,二手房均价在每平方米15000元以上,开盘时间都在2012年之后。
最近的地铁站距离五公里。
明眼人一看便知,对于这样一块具有价值空间的土地,迟早要被纳入城市群之中,那时候花木对于城市空间的作用又会变得不一样。
2016年的时候,隔壁老李去了趟杭州萧山花木城,沿着杭州萧山机场高速从西向东走,很多民居,当地人说:这些以后都会拆得七七八八,萧山花木城也会拆掉大半。
在杭州人心目中:萧山拆迁户=财富自由。
如今的萧山花木城周围像个大工地,如果从萧山闹市区过去,坐地铁五号线要比开车快,哪怕是熟门熟路的老司机。
杭州地铁5号线后段是在2020年4月底开通的,到最后一站“姑娘桥”后走到花木城,用不了10分钟,途经“杭州南站”枢纽。
由于大车进出不方便,加之大市场环境不如以前,现在花木城装车只有之前10%,很多人装车要么在新街镇重新找地方,要么去瓜沥镇的中栋花木城;还有些做基地的,索性搬到了嘉兴或者金华。人、场、货都基本脱离了萧山。
作为中国园林花木发展40年来全国最大的集散地之一,萧山的花木流通作用效果在逐步改变,城镇化让整个杭城格局空间发生了变化,传统花木市场已经不符合杭城的发展。
2017年,“浙江(中国)花木城”改名为“中国花木艺术城”,计划打造具有农业概念的艺术文创区,添置了很多“古建筑”。从政府层面,也开始提“小镇”的概念。
2019年7月4日,订阅号《萧山日报》发文表示:萧山区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分局发布公告,新街东单元部分地块控规拟进行调整,其中花木城一期拟进行低效用地再开发建设。(萧山新街花木城将进行再开发,用地规划有调整!)
其中,将D-47地块拆分为三个地块,地块编号分别为XSCQ17D-B1/B2-47-01、XSCQ17D-B1-47-02和XSCQ17D-B1-47-03。并把XSCQ17D-B1/B2-47-01地块的用地性质由市场用地(C26)调整为商业商务兼容用地(B1/B2)。
萧山花木发展四五十年,花木城2002年建成使用,几代风云人物从这里鸾凤飞天。如今一点点改变了模样,连带一起改变的,还有整个萧山、浙江,乃至华东地区的花木流通版图。
萧山花木是否还在某些方面具有定价权?隔壁老李沉默的几秒后,一个电话进来:大哥,萧山杭州南站附近精装公寓了解一下不啦?
地铁真是城市的好朋友。2013年5月20日,昆明地铁1号线“斗南站”开通,2020年9月,昆明地铁4号线“斗南站”也开通了,斗南至此成为双汇贯通的枢纽。
斗南有着一众花农以及亚洲第一大鲜切花交易市场,承担着中国70%以上的鲜切花流通量。年初时,当地有关部门喊出要做“世界第一”的励志口号。
在地铁斗南站,看到捧着大束鲜花上地铁的人是常态。当地花农还时不时会调侃:扛着锄头上地铁,在地里干完活坐地铁回家。
斗南所处的呈贡区,在老昆明人心中就不属于“昆明”,在10年前被地产界评定为中国最大“鬼城”之一。那年,隔壁老王跟老婆去呈贡看房,销售好吃好喝硬是没能把他们留下来。如今斗南这个距离主城区18公里的双汇枢纽,土地热度扶摇而上。
2020年12月4日,斗南街道殷联社区的三个城中村的拆除工程招标公示:这三个城中村紧邻斗南花市,位于花市的南北两侧。三个城中村拆除工程总投资1795万元,计划开工时间2020年12月30日,竣工时间2021年4月30日。
而在11月25日,斗南三台山城改项目的两批土地总共560亩,引发了12家房企上百轮竞价,最终由卓越集团总花费27.98亿元、分别溢价180%和164%将两块地斩获,平均每亩将近500万元。
相对于主城区今年动辄千万一亩的土地成交单价,并不贵;但是如果出租给花农,赚这笔钱要四五百年。
2015至2016年间,“斗南花花世界”逐渐浮出水面,花卉批发市场加上新拍市,旁边搭载了商贸旅游区,让卖花的隔壁老王感受到了魔幻现实主义:三轮车和小拖车堵住的批发市场门口,抬头就能看到五颜六色的海洋馆。
搞旅游也是可以的,之前老王去过荷兰阿斯米尔花卉市场,花十五欧元参观,顺便买个郁金香种球,看看干净卫生高科技的花市。好像,我们的“世界第一”与他们还差点意思。
但他更关心一个事:虽然有拍市在,但高质量鲜切花的定价权,越来越偏向于消费地市场,特别是互联网与物流发达以后。那么斗南最终会剩下什么?是否还能是流通与人群?
城镇化的率先一步,看来都是“地产化”,至少是土地资产化与证券化。
刚刚闭幕的202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,有关“城市”的内容被多次提及。这在刚刚完成脱贫作业后的第一个年份,有着十分深远的内涵。
而无论中央经济会议的“城市”,还是“十四五”的“新城镇化”,都有个核心是“以人为本”。
历经40多年发展,中国城镇人口比重从1978年的17.9%上升至2019年的60.6%。市区土地面积(不含市辖县)从1982年的24.8万平方公里增至2017年的219.6万平方公里。
包括老王和老李在内的几亿人,洗干净脚下的泥,坐上了地铁,进到了城市,住上了楼房。
而包括花木市场在内的各类传统集散市场,奠定了过去几十年建设物资的流通的格局,在整个“城镇化”过程中扛起了应有的历史使命,如今开始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,特别是供应地集散市场。
2018-2019年的拆棚已经搞掉一批,现在屡下政令的“非农化”,会成为临门一脚。
不是花木市场进了城,而是城“进了”花木市场,地铁进入了花木城。可以不服气,但不得不服从。
不过,在花木流通打破后肯定会重构,由此延伸出两大问题:
第一,新的花木流通格局怎么形成,谁来承接转移的流通?
第二,旧的传统集散产地如何将资产盘活,是纳入旧改,还是依托文旅、康养、互联网,还是抱地产大腿?